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国际互联网新闻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的摇摆(上)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6-7 12:04:53 人气:

  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也是的互联网的内在之一。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应用的起伏跌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连接模式的更迭。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断增长的连接在延伸人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将更多关系负担与社会压力传递给人。当连接达到一定限度后,它对用户的意义可能就会减弱,甚至。

  今天,当“连接一切”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句口号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过度连接带来的问题。当过度连接成为个体不能承受之重时,基于某些情境的适度不连接或“反连接”思维变得必要,也可能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中的另一种。

  构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终端、人、内容与服务。在技术底层实现了终端的连接后,人、内容、服务之间的连接,成为互联网应用探索的主要方向,而人与人的连接始终是各种应用的核心,但在连接规模、纽带及互动方式上,不同阶段,人-人连接有着不同的模式。纵观网络产品与平台的发展,可以看到连接模式的演变过程。

  新闻组、BBS论坛是互联网早期出现的社交应用,它们的核心目标虽然也是连接人,但其纽带主要是内容。

  这些以内容为纽带的互动,有助于内容交流的深入,相比之下,个人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表演空间有限,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聚焦于内容而。

  但某些时候,基于内容的互动,也会出现话语的争斗。少数人在群雄混战中胜出成为意见,而多数个体只是落败的争斗者、情绪化的跟随者或沉默的潜水者。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个体的存在感是相对较弱的,即使那些意见,也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展现其。

  在新闻组和BBS论坛之后兴起的聊天室应用,是早期网络社交模式的另一个代表。尽管聊天室也可以用于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但它最主要的应用,还是在一对一的互动中。

  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与发展,满足了人们持续、稳定的交流的需要。即时通信工具使得每一个用户都变成一个社交中心,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组织社交圈子。另一方面,即时通信交流从微观上看是点对点的,但从宏观上看,每一个个体用户只是庞大而复杂的交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体都会通过这个网络与他人产生联系。

  游戏也是网络中一种重要的人与人连接方式。与其他网络互动不一样的是,游戏提供了一种虚拟的情境,这种情境下的体验,既有感官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网络游戏看上去是虚拟的体验,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现实社会的镜子。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在游戏中选择什么样的角色,是完全自主的一种角色设计,是通过游戏角色完成认同或塑造的过程。

  尽管人们的游戏选择有现实的动机,但借助游戏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基于虚拟情境的,完全脱离了现实关系,与其他社交平台相比,少有“关系之累”。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个人体现其存在感的需求,以个体为中心的、基于内容的“表演-观看”模式由此出现。博客是以文字为道具的表演,而视频直播与短视频,则是以视频为表演手段。

  而博客的阅读者,则是观众,他们虽然对博客的表演热情、表演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只是作为观众产生影响,无法争夺博客作者的主角。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有时存在着直接评论、留言等互动,但也可以完全是单向的。

  在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文字是赢得关注与影响力的主要手段,文字能力也就成为一种门槛,阻碍一些人的展示。但直播与短视频消除了这种障碍,给了某些群体在文字之外展示的机会,哪怕是用出位的方式。

  在博客之后出现的SNS,是人-人连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化,它以实名为基础赋予个体网络节点的地位,并通过多重链条、多重线索将人连接起来,人与人的互动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式。SNS之后兴起的微博和微信,虽然在某些方面与SNS有差异,但它们也基本继承了SNS的个人展示+多重关联的模式。相比博客、直播等的个体中心模式,SNS、微博、微信的个体节点间更容易产生相互联系,关系网络扩张能力更强,社会关系的弹性更大。

  大众点评、淘宝等平台,提供了另一种人的连接。用户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产品和服务进行点评,但是,以这些产品与服务为中心或中介,人与人之间也产生了一种松散的、泛化的联系,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区。

  以往的连接都是显性的,基于一定的平台功能实现。但在今天的个性化推荐平台,用户被平台打上的标签,成为另一种隐性的连接线索。表面上看,标签只是人与内容连接的依据,人与人之间没有直接互动,但在某种意义上,标签也可以将具有共同兴趣、属性的人连接在一起,形成社群,尽管目前这方面的应用还没有完全开发。

  在产品本身的连接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另一条线索,那就是网络社交产品中的用户关系性质也在一些方向上摇摆。

  早期的网络社交应用主要是试图帮助人们突破传统地域,发展出“远距离”的关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社交平台开始致力于将“近距离”关系移植到网络中。

  这种近距离一方面是体现为现实关系这样一种“近”。有现实关联,意味着更多的相互联系与约束。另一方面的“近”,则体现为空间的“近”。移动互联网的LBS应用,可以使空间成为人们的关系连接依据,基于物理空间的互动也在微信等平台上发展出来。

  网络社区早期是以匿名为其基本特征的,匿名让人们的情绪更为安全。但是,这种匿名社区越发展,人们对实名的需要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因为人们不仅仅需要通过互动获得心理,也需要通过互动获得更多的现实社会资源,这也是Facebook获得成功的基础。

  但这并不是终点。随着网络中实名社交的普及,人们因实名关系感受的压力与负担也越来越沉重,匿名的需求又开始出现。2014年推出的“无秘”“乌鸦”等带来了匿名社区的“回潮”,虽然这些产品后来并没有成,但它们的出现也回应了某种市场需求。在“实名”与“匿名”社区间切换,是用户在社会资本与心理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强关系和弱关系,与前文说的近距离和远距离关系有些交叉,但并不等同,有些空间上的“近距离”关系也可能是弱关系,而有些远距离关系也可能是强关系。

  网络初期的互动,是以发展弱连接为主要,突破了传统社交范围、可以随机切换、没有太多负担的弱关系,曾令当时的网民欣喜,但后来基于人们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一些网络应用也开始向强关系倾斜。但仅有弱关系或仅有强关系都是不够的。目前在中国主流的社交平台中,微博和近年兴起的短视频平台以弱关系为主,微信则以强关系为主,它们从不同方面满足着人们的需求。

  互联网社交产品中出现的这些关系属性的“摇摆”,一方面是产品创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用户的社交需求重心随时间、情境等因素而发生的摇摆。

  个体的存在感:不同社交平台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有些平台带给用户的存在感更强,有些较弱,在同一平台上,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而一旦个体与他人产生联系,他就会或多或少希望让他人感受到他的存在。

  情感沟通与支持:选择连接,就意味着对关系的期待。无论是面对哪种性质的关系,人们都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获得情感性支持,这既可能是来源于个体的支持,也可能是来源于群体的支持。

  社会资源:人们也希望能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 性回报,例如认同、名声、地位、经济利益等,也希望通过互动来扩张自己的关系网络,为自己的社会资本获得打下基础。

  但是在这些方面,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同等的回报。“获得”也是以个体的投入、隐忍、交换等为代价的。人们在享受网络产品带来的连接便利时,也时时面临着一些矛盾与纠结,渐渐地,连接带来的负担与代价,也显露得越来越清晰。(未完待续)

  彭兰,大学新闻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教授。隋棠拍广告忘记戴胸罩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

推荐文章